工作动态
科学认识 明确思路 注重实效——高县残联不断深化“量服”工作
发布时间:2013-12-06     来源:

高县在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以下简称“量服”)过程中,按照“强化宣传、健全组织、加强办证、树立标杆、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量服”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是强化宣传,为“量服”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011年以来,高县开展了深入持久的宣传工作,为“量服”的推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采取在全县主要交通要道路口设置永久性宣传牌,在县城所在地的三轮车车身上喷印宣传标语,要求全县各个乡镇、村(社区)书写宣传标语,在电视台报道残疾人典型事迹和社会各界助残活动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广角度宣传报道“量服”工作方式和残疾人事业。
    二是健全组织,建立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量服”工作的开展,第一个步骤就是入户调查,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开展入户调查的任务就落到了村(社区)干部头上。高县以开展“量服”工作为契机,要求乡镇残联把开展“量服”调查和建立村(社区)残协双推进,尚未建立残协的村(社区)以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活动阵地为依托,召开村(社区)残疾人代表会议,民主推选村(社区)残协主席和专职委员,产生残协班子,开展“量服”工作。
    三是解剖麻雀,打造“量服”工作示范村。2012年,高县确定双河乡新农村作为“量服”工作示范村,对该村的“量服”工作进行了解剖,到村残协查资料、看档案,到残疾人家中查落实、看效果,从中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对症下药,并建立标准模式,作为全县的标杆,组织全县残联干部在双河乡专题召开全县“量服”工作现场推进会,学习示范村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引领、带动全县“量服”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是强基育人,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服务能力。高县乡镇和村(社区)两级的残疾人工作者多为兼职,普遍存在业务不熟、政策不熟等问题。高县残联按照强基育人的要求,先后举办了“量服”工作专题培训班、乡镇残联理事长业务素质强化班、村(社区)残协主席和专职委员基本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
    五是下乡办证,努力提高办证率。为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个性化服务,为“量服”工作提供准确基础性数据,高县残联组织医生和办证人员,深入到全县所有乡镇和边远山村开展下乡办证活动,使全县办证率由2011年的21%上升到2013年的36%,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六是建档立表,科学管理“量服”表卡档案。高县残联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量服”纸质档案和“‘量服’计划、落实情况动态一览表”,实行规范管理和动态管理。
    高县推行“量服”工作三年来,已为1.38万个残疾人家庭建立了“量服”纸质和电子档案,为3万多人次的残疾人在扶贫、教育、就业、康复、维权、发展生产以及文化体育等方面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其中,对1.3万余人次残疾人直接给予了资金以及物资方面的扶持,对1.7万余人次残疾人直接提供了办证服务、政策宣传以及精神抚慰等方面的帮助,使生活在最底层的、庞大的弱势群体亲耳听到了党和政府的爱民、富民、利民政策,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