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四川农村日报:关爱陪伴 智障小女生走向特奥会
发布时间:2015-05-15     来源:

全国第六届特奥会来自四川的 5个小游泳队员。(右一为刘睿玲)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5月10日晚,成都市青羊区西郊康河社区村民刘君明跟往常一样,开着车沿着成都市区的大街小巷收潲水喂猪。这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刘君明14岁的女儿将参加5月11日在成都举行的全国第六届特奥会游泳比赛。这让刘君明的心中无比高兴。

“女儿从小到大都是我的掌上明珠,她的表现让我特别欣慰。”从女儿出生开始,刘君明就知道她患有智力障碍。14年来,他为女儿操心不已。高兴的是,因为有了爱心帮助,女儿走出了一条特殊的成长路。

智障小女生 走进特教中心

家住成都市青羊区西郊康河社区的14岁小朋友刘睿玲有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刘君明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靠养猪赚钱,母亲虽然有轻度智障,但一直能料理些家务。小小年纪的她,则在附近的青羊区文家街道一所普通的小学念书。

养猪是这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为了养猪,父亲和哥哥租住在靠近温江的一个农家院。父亲每天开车收潲水养猪,供养两个娃上学,母亲由于有智障,只能在家里做简单的家务。

玲玲是个懂事的孩子,不仅生活能自理,还能够自己煮面吃。不过,学校老师反映的问题让刘君明犯难:孩子不合群,成绩不好,老爱发脾气。刘君明为此十分伤脑筋。

一个偶然的机会,给了玲玲这个农村娃的生活有了转机。

那是在2013年6月,玲玲小学毕业,根据她的情况,青羊区教育局把她安置到青羊区特殊教育中心读书,经过评估,12岁的玲玲被安排到了青羊区特教中心五年级学习。

试水游泳 娃要参加特奥会

“刚来的时候,班主任反映玲玲不梳头、不守纪律,还扬言不要任何人管,后来通过学校的关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导,指导她和同学们正确的交往,她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善意,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现在能够主动热情地帮助同学,看到陌生人还主动打招呼。”该校校长卞蓉说。

2014年春夏之交时,青羊区区委办党支部党员得知玲玲的情况后,联系上了成都爱尔眼科医院,通过斜视矫正手术给玲玲免费治好了眼睛。

“我们把孩子送到特教学校,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快乐。”刘君明说。然而,当学校准备让玲玲参加今年的全国特奥会时,刘君明却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担心:“娃娃从未游过泳,这次是全国的特奥会比赛,孩子能够顺利比赛吗?”

卞蓉和学校专业教师专门给刘君明去了电话,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今年3月开始,玲玲正式参加在成都的培训,5月4日开始了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河校区的集训。

5月7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河校区的操场上,游泳队结束了一天的培训,正在看台上休息,十余个特奥小运动员有说有笑,有的还放起了音乐。而其中的玲玲戴着小眼镜,扎着马尾辫,跟队友们很融洽,活脱脱一个阳光小女孩。

王勇是这些游泳队员们的教练,也是青羊区特教中心的老师。她告诉记者,玲玲是个很可爱的女生,这次作为四川省特奥游泳队队员参加比赛对她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玲玲自己也珍惜这次机会,训练时很认真,她说,希望将来可以做个运动健将。

“让孩子参加特奥比赛,过程最重要,参与其中,体会到快乐就行。”王勇的话语中充满了关切。

 

 

四川农村日报:关爱陪伴 智障小女生走向特奥会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