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签约仪式在成都市举行。签约的一方是来自我省巴中通江等19个县(区)的地方残联,另一方则是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会员管理委员会19支服务队。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狮子联会领导、广东狮子以及四川各服务队代表,省残联及相关市(州)及县(市、区)残联领导。
这是省残联和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会员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狮爱1+1,携手同行”项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狮子会每支服务队将“一对一”对接一个地方县(区)残疾人群体,服务队的每位狮友将选择一户或多户贫困残疾人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
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管委会作为省残联领导下的社会公益组织,一直致力于助残济困事业。该机构首次以各服务队集体签约、成建制的方式参与到我省的社会扶贫当中来,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那项目该如何破题呢?
A 布局“一户一策”帮扶助力帮扶对象加快脱贫步伐
这次签约的有19个贫困县(市、区),涉及26个贫困村的21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管委会除了成建制地帮助贫困村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外,还有服务队及队员们零星地在残疾人康复治疗机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集中就业机构以及贫困残疾家庭进行各种帮扶。有的是为陪伴小孩康复治疗的家长安排就近就业,有的是帮助联系安排残疾人家庭孩子及残疾学生就业,有的是比较固定地陪伴残疾孩子参加康复训练,还有的是为贫困残疾家庭孩子考起学校(职校、大学)给予资助等。
省残联理事、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管委会秘书长张焰介绍,该项目由四川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市(州)残联指导,县(市、区)残联配合协调,乡、村残疾人工作者参与。以服务队为单位,组织召集每位队员自愿选择一户(或多户)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认亲结对,按照“量体裁衣”残疾人服务理念,通过“一户一策”的帮扶,助力帮扶对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从内容上看,该项目以扶志扶智为重点,建立帮扶联系,从精神上给予关心,思路上给予指导,资源上给予整合,物质上给予帮助,资金上给予支持。既要激发帮扶对象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和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帮助他们解决前行道路上遇到的困难。
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帮扶对象正确看待面临的困难,从精神上关心体贴结亲户,帮助调整心态,增强发展信心;指导帮扶对象制定发展规划,提供致富信息,发展点子;协助帮扶对象选项目、学技能,有条件的给予资金、物资支持;帮助发展订单农业,认购或帮助推销贫困家庭及专业合作社农副土特产品;关心关爱贫困学生,陪伴他们学习成长;担当帮扶对象的城市“亲戚”,为其进城就医、就业、就学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助;赠送帮扶对象需要的闲置物资等,为其搭建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渠道;帮助和指导其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帮扶措施,代为向政府部门反映诉求……总之,从每个贫困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以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智出智,真心实意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着力提高帮扶对象的致富能力。
该项目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结对帮扶2000户以上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
B
优势
与“量服”信息平台对接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雅安市名山区红星镇天王村的61岁困难户刘永康患有癫痫病,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是残疾人,其中大儿子有脑瘫(一级残疾),家庭经济困难。“4•20”芦山强烈地震导致刘永康一家受灾,在灾后重建中,刘永康一家面临极大压力。“地震后为了重建住房,我家的所有积蓄几乎都用光了,感觉我们家是全村最穷的了。”刘永康说。
2014年7月,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管委会从省残联 “量服”信息平台上查找到他家“一户三残”的情况后,组织队员家访,并为刘永康争取到国际狮子会5万元资助,用于偿还灾后住房重建时贷的款。
“我们家访时,发现刘永康这家人只把灾后重建房的基本骨架修建起来了,房屋墙面还没有刷白,家里的院坝还是土泥地。服务队的队友们援助了1万元资金,用于硬化院坝,安装窗户、外墙、玻璃门等设施。”中国狮子联会四川狮爱阳光服务队现任队长魏余峰说。
“一直以来,服务队给我的帮助很大,也给我很多精神鼓励。我记得当时有队员就劝我说,国家和社会在帮助我,今后只要每年自己再努力一点,就可以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刘永康说。
目前,服务队仍然在帮扶这户人,提供有机肥、收购他家的茶叶,队友的企业帮助销售。刘永康的小儿子已经7岁,正在读小学一年级,当队友们听闻刘永康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孩子上学的生活费问题时,就主动为他的小儿子协调了每年1200元的生活费和一个学习机。“我们有缘成为一家人,今后更应当互相扶持。”魏余峰说。
这是中国狮子联会援助的地震灾区60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之一。“以前社会爱心机构找不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残疾人,现在通过‘量服’平台能够找得到。我们前期还可以通过‘量服’平台,来了解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经济状况和需求,以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同时,‘量服’的基本理念、工作路径与精准扶贫工作高度契合,‘量服’以残疾人为本、以需求和导向为本,根据残疾人的家庭情况来结合施策,其实是很适合开展结对认亲工作的。”张焰说。
目前,我省在全面推广“量体裁衣”式服务模式,“量服”服务模式建立了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动态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残疾人的综合性信息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据和量化决策模式。
“量服”平台数据显示,我省有41万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如今,“量服”平台不仅为政府提供服务,更能为接下来的精准扶贫提供服务。
张焰认为,对于农村的贫困残疾人群体,除了通过常规的帮扶手段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外,更重要的是送爱心、送温暖、送智慧、送志向,要解决他们的生产门路的问题,让贫困残疾人彻底消除贫困,这样的精准扶贫效果也更好。
C
挑战
社会组织加入精准扶贫有优势有潜力更面临挑战
张焰介绍,贫困残疾人除开基本生活、生产发展方面的成本以外,护理成本往往也较高,从而增加了残疾人贫困户的脱贫难度。
“贫困残疾人还有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开支,比如大多数残疾人都有疾病,需要大量吃止痛药,医疗费、康复费用远远大于其他的贫困群体。另外,贫困残疾人是很边缘化的群体,因为生活环境偏僻、出行不方便等原因,不太容易受到关注。同时,这类群体也有比较一致的一些需求,比如我们接触到的不少农村贫困残疾人,特别希望儿女能够走出农村,到外面去工作,因此解决一名残疾人留守子女的学习辅导、将来的就业等,可能是以后社会组织进行爱心助困的方向。”张焰说。
魏余峰介绍,狮子联会的队友们大部分是有成就、有爱心的商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队友们的生活经历丰富、人脉资源广,参与精准扶贫比较有优势。“从服务上看,狮友们在爱心帮扶方面比较有经验,比如,通过平等待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贫困户着想,双方能够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这样在帮扶时能够照顾帮扶对象的自尊心。”魏余峰说。
不过,张焰认为,狮子会传统的“单打独斗”、零散地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也会面临一些难点:第一,狮子会的爱心服务队一般有固定的帮扶渠道,但如何转变到成建制“一对一”的“精准扶贫”的上面来是个难题;第二是基层乡镇干部积极性不一致,有的地方可能会认为残疾人贫困户都有国家兜底,社会力量不需要介入扶贫事业,感觉这样弄太麻烦,殊不知残疾人贫困户解决基本的温饱、达到贫困线以上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从身体上、心理上各个方面让这些贫困户摆脱贫困的阴影。所幸目前通过成建制、统一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目前这些状况将得到好转。
省残联理事长、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首席代表毛大付认为,“狮爱1+1携手同行”项目思路新、选位准、服务实,是传统社会力量扶贫助残模式的创新,是互联网+公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让帮扶人和受助人直接建立联系,能够做到精准公益、精准慈善、精准投放、精准扶贫。他强调,有省残联以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开拓创新的“量体裁衣”残疾人服务模式及 “互联网+”体系做支撑,有四川省残联系统的大力支持,有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全力配合,有队友们的广泛参与,“1+1携手同行”项目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