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德阳市残联以“量服”为抓手 康复工作异彩纷呈
发布时间:2017-07-21     来源:

德阳市残联以“量服”为抓手,通过“量服”平台数据分析,合理分配康复任务指标。通过前期调研,对全市重点任务进行计划安排。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康复民生工程作为工作重点,领导亲自督导,挂图作战。目前,各项康复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一、 重点民生工程推进顺利,成效明显
1.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救助。截止6月,实施该项民生工程中共筹集配套资金300余万元,救助217名脑瘫儿童,完成比例83.46%。旌阳区残联将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儿纳入救助范围,在病情发展初期就开展康复训练,使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儿得到有效康复训练,从而阻断脑瘫病情的发展,在残疾儿童的预防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2.为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需的辅助器具。截止6月该项民生工程共为3136名残疾人配发了亟需的辅助器具,完成比例105.31%。筹集配套资金40余万元,开展计生特殊家庭关爱活动,为全市计生特殊家庭残疾人适配亟需的辅助器具,使残疾人改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截止6月该项民生工程共为贫困听力残疾儿童佩戴助听器20人,为贫困听力残疾儿童安装人工耳蜗4人,并提供一年的免费语言康复训练,共完成任务43人,完成比例100%。
  二、个性康复扎实深入,成效显著
一是智力儿童康复训练顺利开展。截止6月,全市共为100余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不仅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运动综合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感知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而且打造了集体活动和“一对一”个别化教育相结合、教师示范与家长随堂观摩演练相结合、心理辅导和团体活动相结合、远程帮助和上门服务相结合等特色做法。使参加康复训练的智力残疾儿童得到有效康复,使他们从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
二是首创独生子女残疾人家庭救助。和卫计部门整合资源,共同为独生子女残疾人家庭开展救助,出台《德阳市残联德阳市卫计委关于共同做好独生子女残疾人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德残发[2017]11号),共同为独生子女残疾人家庭提供9项扶助政策,包括辅助器具免费赠送、计生特殊家庭每人每年6240元经济扶助等。使独生子女家庭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受益残疾人2000余人。
三是假肢适配全覆盖。由市残联、县市区残联共同筹集资金,为我市户籍的贫困截肢残疾人提供免费的普及型假肢装配、维修、更换服务,“发现一例、解决一例”,实现全市贫困截肢残疾人假肢装配全覆盖,建立德阳市贫困截肢残疾人假肢装配及康复训练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三、康复特惠新突破,康复普惠惠民生
一是残疾人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根据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今年,全市积极开展残疾人参加城乡基本医保的审核工作,为残疾人全额代缴或部分代缴参保费用,使全市残疾人基本医疗得到有力保障,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享受到党委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
二是精防救助顺利开展。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服药和住院救助,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继续给予资金救助,使残疾人及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市投入资金40余万元,救助贫困精神残疾人500余人。
三是“复明工程”更加规范。今年,全市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救助的通知》,将贫困白内障患者救助流程、救助对象进一步规范,切实将贫困白内障患者纳入救助范围,在医保报销基础上再增加救助1000元,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减轻经济负担,防止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因病致残,让患者重见光明。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救助600余人。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