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主办的《四川党校报》5月15日在头版刊载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同志署名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为指引 推动治蜀兴川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精神,紧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事业和残联工作做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高屋建瓴、深入浅出阐述四川残联系统十四年来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的生动实践及成果。
文章以习总书记“时代出卷、我们答卷、人民阅卷”的重要论断为主线,共分三部分全面阐述“量服”的起源、核心内容及成效,展现了14年来残联系统不负时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残疾人为中心敢于探索、勇于自我革命的不凡历程。
文章第一部分回忆了14年前在成都市开展“111”项目遇到的难题及困惑,生动还原当年创新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精准服务残疾人的由来和初心。文章回忆到“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要真心诚意有效精准为残疾人服务绝不只是提供一辆轮椅、发发低保这么简单,必须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人一策”的办法进行帮扶,就如现在的精准扶贫一样”,时至今日读来仍发人深省。
文章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量服”的核心内容及创新做法。文章指出,“量服”的核心内容是“四个精准”,一是建立了由现场入户调研+网上入户调研+开放互动组成的精准需求机制,精准掌握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需求情况。二是建立了以每个残疾人具体情况为依据,以其具体需求为导向的“一人一策”服务机制,将服务做到每家每户,切实为残疾人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实现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做到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杜绝了“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三是建立了以每个残疾人直接监督为主、社会监督、组织监督、网络监督一体化的互联网+精准监督机制,这就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才能做到不虚、不空、不偏”切实落地了。四是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和实据、量化决策机制,实现了互联网+精准管理。这也彻底避免了各种文山会海、“表哥”、“表姐”,应接不暇的检查,有效杜绝了总书记指出的“一说到精准,就说不清楚了”现象。
文章强调,“量服”14年实践证明,“精准需求”是精准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和前提,精准施策是关键和核心,“互联网+”精准监督机制是根本保障,“互联网+”精准管理机制是根本依靠。
文章第三部分概括“量服”所取得的成效。文章指出,通过多年发展,全省残联系统形成了一整套从服务的理念、方法、标准到监督评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精准服务残疾人新模式,并以此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精准为残疾人服务能力的干部队伍,培育形成了浓厚的精准为残疾人服务的文化。虽然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十分有限,但组织和群众却给了我们很多的赞誉。
文章指出,虽然历经14年,但“量服”仍处于初级水平。当前,各级残联要按照省委的统一要求,以务实创新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契机,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残联干部队伍,以提升“量服”能力,锻造“量服”作风,提高“四个精准”精准度的突出成效推动治蜀兴川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既坚持十年磨一剑,一张蓝图绘到底;又与时俱进开新篇,高质量推动治蜀兴川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努力走在构建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