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一行赴成都中医药大学调研建立四川省康复医学院事宜。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校长、党委副书记余曙光、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全生等陪同。四川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康复处、教就处、省八一康复中心等同志参加相关活动。
“十四五”时期,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提出“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等一行参观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实验室等,并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指出,校会双方合作历史久、区位优势近且前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要聚焦如何深化合作,他表达了双方共推共建四川省康复医学院的期望,强调要以此为契机承担社会责任,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四川省康复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余曙光介绍了学校康复医学学科的优质办学资源,以及中医康复的特色优势,就四川省康复医学院“如何挂牌”“怎么建设”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性意见。他建议参考西华大学内设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等建设模式,建成成都中医药大学内设的四川省康复医学院,为国家培养中高端康复医学人才,共同把康复学科做到西部领先,把康复医学院做到全国一流,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表示,双方要达成共识、深化合作。省残联将秉持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原则,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学科优势,在前期合作基础上,增挂“四川省康复医学院”牌子,并上升到省级层面共推共建四川省康复医学院,逐步获得国家部委的支持。
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强调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面对现实,着眼未来。依托现有高校设立四川省康复医学院,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人口老龄化,剖析失能老人康复、中国社会结构等问题,深化康复医学领域技术人才培养,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二是问题导向,明确路径。我省康复面临基层、高层等各个层面人才短缺的多重困难。四川省康复医学院定位于为国家培养中高端康复医学人才,要科学系统明确实施路径,在学科设置上要坚持以残疾人、老年人康复需求为导向,以功能康复为核心,紧跟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特点,着力创新学科设置体系,突出康复特色,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康复人才。三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会校双方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已经做到了优势互补,希望继续传承,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同向驱动,资源共享。四是明晰责任,分步实施。双方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分步推进、逐步到位。五是制定方案,深化合作。双方要列出时间节点,制订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加快形成四川省康复医学院建设的方案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