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中国残联和全国妇联举办的“美丽工坊”项目推进会暨首批“美丽工坊”授牌揭牌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宋莉出席活动并讲话。四川、湖南两省在大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据悉,为帮助广大残疾妇女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7月,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社部、文旅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选拔和扶持一批适宜残疾妇女就近就便或居家就业的手工制作企业或机构,以“美丽工坊”统一冠名,通过宣传推广、市场营销,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打造“美丽工坊”这一残疾妇女培训就业品牌,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就业梦想,创造美好生活。今年9月,中国残联和全国妇联确定了55家机构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来自我省的成都市绣缘红工艺品经营部、四川欧阳曼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2家单位成功入选。
会上,四川省残疾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以《打造美丽工坊 共建就业品牌》为题,交流了全力推进“美丽工坊”项目的实践与创新。自“美丽工坊”项目确立以来,四川省残联不断拓展残疾妇女就业渠道,帮助广大城乡残疾妇女激发潜能、习得技艺、获得收入,并在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打造了一批以非遗、文创项目为重点,以扶持残疾妇女为主要对象,集技能培训、手工艺品研发、制作、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工坊”,并总结提炼出三大助残模式:一是“工匠领衔+多元培训+就业增收”模式,即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邀请非遗工匠开展多元化技能培训,帮助残疾妇女提高技能、发展能力、实现就业增收;二是“政府扶持+基地培育+市场开拓”模式,即依托就业创业或培训基地,请专业运营团队进行市场开拓、品牌打造,挖掘和培养一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妇女的非遗传承人或工匠;三是“公司运营+资源整合+灵活就业”模式,即充分整合资源,打造文创、ip产品,支持企业与妇女签订委托加工合同或产品购销合同,就地就近实现灵活就业增收。
与会领导、同仁对四川“美丽工坊”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美丽工坊’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残疾姐妹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标志性项目,四川讲得好,做得也好!”
下一步,四川省残联将在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上下功夫,让“美丽工坊”成为帮助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妇女稳定就业、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上下功夫,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美丽工坊”品牌,开展形式多样、互助共融的助残活动。同时还将逐步形成以“美丽工坊”为载体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格局,构建“美丽工坊”工作齐抓共管、各方帮扶、共创辉煌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