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我省三地残联康复工作案例入选中国残联《残疾人精准康复优秀案例汇编》
发布时间:2023-12-12     来源:康复处

  11月29日至12月1日,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现场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上中国残联康复部编制并发布《残疾人精准康复优秀案例汇编》,其中,我省泸州市残联《联合携手促发展 打造康复新格局》、绵阳市安州区残联《整合四大资源 夯实五大领域 探索基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入选案例汇编管理篇,宜宾市珙县残联《优势视角下三级金子塔 残疾人心理服务模式探索》入选案例汇编服务篇。

  在《联合携手促发展 打造康复新格局》案例中,泸州市残联通过整合全市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联合体,通过强化三个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经费保障)、做到三个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自律化、法治化管理),以及建立三项机制(培训交流、上挂下派、转介服务),找准残疾儿童康复整体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着力打造技术交流的平台,行业自律的联盟,两化建设的示范,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整合四大资源 夯实五大领域 探索基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案例中,由于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安州区沸水镇撤并到雎水镇,为确保原沸水片区残疾群众服务距离不加长、服务便利不断档、服务内容不减量,安州区残联整合了“建设、项目、活动、管理”四大资源,夯实了“健康、教育、谋生、社会、赋能”五大领域,探索打造了白驹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辅具服务、职业和社会适应等融合性康复,让残疾人群众真正得到家门口的“有感”服务。在《优势视角下三级金子塔 残疾人心理服务模式探索》案例中,从2019年起,宜宾市珙县残联利用有限的本土心理服务资源,以优势视角理论为行动指导,开展残疾人心理服务模式探索,逐步探索出优势视角下三级金字塔残疾人心理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效果明显的特点,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我省三地的残联康复工作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残联的《残疾人精准康复优秀案例汇编》,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我省在积极探索和创新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方面的实践成果,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我省案例的入选,既是对我省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的肯定,也推动和鼓舞着我省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