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四川省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科技助残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4-05-16     来源:办公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举行全国助残日活动,推进科技助残的工作要求,5月16日,四川省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科技助残活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残联程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祝春秀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杨东生副主任主持活动。四川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吴立岩,电子科技大学胡俊校长为活动致辞。中国残联组联部常征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李正国副主委,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兰参加活动。

  程凯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多次就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利、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下,全国各地残联、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持续推出相关助残科技成果,给广大残疾人带来福音,给他们的生活插上了翅膀。

  程凯强调,科技助残是一条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好残疾人服务的有为之路,是一条共创美好生活、共建和谐社会的文明之路,也是一条攻关难点多、技术难题大,道阻且长的荆棘之路。我们要始终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协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力量,持续完善科研创新机制,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持续帮助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更好、更实用的科技产品,持续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程凯要求,要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支撑点,面向残疾人民生和发展需求,把解决残疾人服务领域科技关键难题纳入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总体布局,用高水平科技成果造福广大残疾人,以助残科技应用场景助推创新中国、健康中国建设;要进一步深挖科技人才动力源,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总目标,多点多面多层次培养既懂科技又懂残疾人事业的专业人才,重视发挥高等院校在培养康复、辅助器具科技人才中引领作用,强化助残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以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为落脚点,动员、引导、支持各类科技创新课题立项、审批、成果转化,把人才资源切切实实转化为发展科技助残事业的有力支撑;要进一步凝聚合作交流向心力,高校、企业、政府等各方之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援助、志愿服务,加大对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托养照护、无障碍等助残项目研发和转化应用。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科技助残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祝春秀指出,四川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围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推出服务残疾人的前沿技术产品,构建起连接残疾人与机器的感知桥梁,科技助残按下“快进键”,美好生活跑出“加速度”。她强调,四川科技实力雄厚、创新资源丰富,有责任、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信心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继续在助残科技前沿孜孜求索,在助残科技重点领域顽强攻关,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她要求,要打造自由便利、良性循环的转化台,进一步打通科研成果从“思想火花”到实际产品的转化通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构筑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桥头堡,聚焦科技产业融合、培育成果转化优势,健全创新企业、高校院所、政府共同出题答题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模式;要培育各具特色、分工合理的产业链,实现产学研用的转化,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创新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模式。

  活动上,四川省残联和电子科技大学签署科技助残合作协议,四川省科技助残创新实验室在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挂牌。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程洪教授、Michael Maes教授发布科技助残学术成果。中国残联、省残联、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有关同志、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