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四川省残联、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民航四川监管局联合举办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贯彻视频培训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维权处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即将实施一周年之际,7月18日,四川省残联会同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民航四川监管局在成都联合举办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贯彻视频培训,专门就学习宣传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业务培训和安排部署。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黄卫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民航四川监管局相关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出席。省、市(州)、县(市、区)残联、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部门和成都双流机杨、成都天府机场等方面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共计1600余人参加了视频培训。

  培训班邀请了相关专家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和无障碍认证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解读,得到参训人员的高度赞誉。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讲解通俗易懂、整体效果好,对全省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必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推动全省上下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求,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黄卫德要求,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要把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作为坚持人民至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作为全面依法治国、贯彻落实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准绳,以落实省上14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为目标,推动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

  黄卫德指出,“十四五”以来,各地以学习宣传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契机,全面推进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一是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将其纳入工作大局。二是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教育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安厅、民政厅、文化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民航西南局、省残联等部门协作,全面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省残联会同相关部门在精心制定《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发挥省政府残工委秘书处的职能,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开展了《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中期评估,为保障“十四五”任务目标的完成夯实基础;与省委网信办等部门一起组织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联合省通信管理局开展“智慧助残行动”,推动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四大通信运营商推出残疾人“资费减半”系列优惠套餐,直接惠及286万各类残疾群众;联合发改、民政、财政、住建等六个部门,筹集资金22895万元,“十四五”以来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3126户;会同司法部门联合组建四川省助残公益律师队伍;配合全省法院系统开展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无障碍环境建设;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公安厅和司法厅开展残疾人司法保护,依法维护残疾人无障碍领域的合法权益;培育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组建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团队;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打造12支市级、100余支县级无障碍督导队,开展城乡无障碍调研、体验、督导活动。三是各地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纳入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的“会前学法”范围,推动将其纳入省委宣传部、司法厅等部门组织的“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和全省“八五”普法安排之中,并充分利用各种涉残节日、重要节点,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四是全省各市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了不同形式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中成都市龙泉驿区开展的督导员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国残联主席、副主席等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创造了有益经验,为全省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

  黄卫德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点多、面广、战线长,是一项综合性、跨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公众认识有偏差,无障碍设施不好用、人性化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的强大合力强化法治引领,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地方立法工作;加快工作进度,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家改项目任务;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整体合力;鼓励探索创新,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黄卫德希望,各地以残疾人“无障碍出行”为切入口,以无障碍环境认证为抓手,与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文化和旅游、经济和信息化、公安、住房城乡建设、民政等部门一起,在全省范围内探索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年内探索推出务实管用的无障碍出行“四川方案”,包括市内公交、地铁、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和其他出行方式等,为打造“全链条”无障碍出行品牌夯实基础。在机场、高铁站、公交路线、旅游景点、酒店、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遴选一批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突出单位开展认证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无障碍环境认证“四川样板”。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