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四川省残联在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工作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康复处

        2025年6月25日27日,全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培训班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胡向阳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纳新主持开班式。四川、福建、山东、湖南省残联在开班式作交流发言。中国残联专门协会主席、中国残联康复部全体干部、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残联康复处(部)处长及具体经办同志参加培训。

  会议要求,各级残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推广工作的责任感、主动性,把准方向要求,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开展。

  四川省残联以《以规范化赋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我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的特色做法和创新经验,受到中国残联领导肯定及兄弟省市认可。我省始终将规范化管理作为核心抓手,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专业支撑、残疾人主体、社会协同”的服务新生态。一是强化制度牵引,构建规范化管理“全链条”。出台《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建设规范》《服务项目资金补贴细则》等6项配套文件,依托省级“量服”平台,打造“需求评估—服务匹配—过程跟踪—效果反馈”全流程数字化监管链;创新“财政补助+社会募集+机构自筹”资金模式,规范开展师资培训、生活能力训练等服务。二是夯实阵地人才,打造规范化服务“强引擎”。构建“省级示范引领、市县全面覆盖”的阵地网络,对18家省级、86个市县级标准化基地实施规范管理;建立“省级师资—市级骨干—基层带头人”三级培养机制,培育省级师资骨干700余名,创新“1+1”人才培育结对模式(互助小组+专业机构),推动善工家园承接国家级培训10期、各级培训超300期,累计培训1.5万人次。三是聚焦标准流程,提升规范化服务“精准度”。制定《中途失明者自助互助服务操作手册》等8项地方标准,固化“需求调研—方案设计—服务实施—效果评估”标准化流程;推动服务向就业支持、社区融合等多元维度拓展;建立“服务对象评价+第三方评估+主管部门监管”质控闭环管理,累计开展活动1.2万场,残疾人满意度达95%以上。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