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四川观察:身残志坚!一起聆听“他们”的脱贫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24     来源: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四川观察

      “我叫刘后浪,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后浪,只不过我这个‘后浪’不仅没能推得了前浪,反而被命运之浪一次又一次狠狠的拍倒在了沙滩上......”刘后浪是四川省达州市的一位农民,每天的工作就是养猪、放羊,他说,今天自己有点紧张,因为从来没有站上过这么大的舞台,面对这么多的听众。
 
      今天,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成都举行。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和共青团中央从全国遴选了部分残疾人脱贫和助残扶贫典型,组成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回报告。这次专程来川开展巡回报告,这既是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和共青团中央等部委作出的重要安排,也是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报告会上,来自安徽、湖南、广西、贵州、山西、四川的6位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以自身的亲身经历,用生动质朴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们各自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精彩的励志故事。

刘后浪:弯下的是脊柱 挺起的是脊梁
      刘后浪说,自己的噩梦从12岁开始。那一年,他的腿无缘无故开始剧痛,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行走。他父亲是村上碗厂的一名员工,母亲在家务农。为了给刘后浪治病,父亲一个人就做了四个人的活,母亲和四个姐姐也经常被叫去碗厂帮忙,以挣取医药费。22岁那年,在成都的一家医院治疗时,刘后浪才知道他的病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强直性脊柱炎”。经过四个月的住院治疗,最终,他丢掉了拐杖。
 
      “2008年那一年父亲被查出患有淋巴癌,我反复地问我自己,我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呢?难道我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做的废人吗?不,我不是……”刘后浪说,农村有句俗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12年下半年,他在附近的乡镇购买了6只小山羊开始试着养殖。2013年,他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修建圈舍,扩大养殖规模。到年底,有14只山羊出栏,这是刘后浪收获的人生中第一桶金。2014年,刘后浪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委政府、各级残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鼓励下,刘后浪注册成立了达州市达川区浪儿养殖场。四川省残联将养殖场授予”四川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园区”,并给予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万元。第二年,区残联加大“量服”服务力度,补助就业创业资金4000元,支持鼓励刘后浪自主就业创业。

      2017年,刘后浪顺利脱贫。目前,他养殖场的圈舍扩建到了400多平方米,规模养殖山羊200多只、豪猪有100多头。去年一年,养殖场收入达到12万元,刘后浪偿还了所有的债务。此外,刘后浪还带着同村其他人一起脱贫。幸运的是,今年3月,刘后浪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份爱情。刘后浪说:“我准备借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再去流转几十亩土地,放养黑鸡、桶养蜜蜂,和她一同播种梦想、种植希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个人都不能少
 
      此外,山西省平顺县向阳的《“三心”助残沐春晖》,安徽省宣城市陈长红的《有一种倔强叫我不怕输》,湖南省邵阳市杨淑亭的《轮椅上的铿锵玫瑰,从苗乡的小木屋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玉林市刘入源的《独手撑开致富路》,贵州省福泉市王华银的《不当贫困户,要做新时代追梦人》......他们的故事都感人肺腑,又充满力量。想要听他们的完整故事吗?点击《四川观察》查看直播回看哟!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活动的展开很正能量,能够进一步激发贫困残疾人脱贫的内生动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残疾人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