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讯息
雅安市石棉县残联:提高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 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求
发布时间:2019-06-26     来源:雅安市残联

  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实现,石棉县努力提高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残疾人工作更加充分地融入和纳入县委政府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事业是高尚神圣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分内的责任,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县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2次,在16个乡镇、100个村(社)建立“残联+残协+残疾人专委”组织网络,配齐乡村残疾人工作队伍100支232人,对基层残协委员予以3600元/年/人的补助,运用“互联网+”强力开展“智慧量服”服务工作,推进残疾人社会事务治理现代化。

  二、落实政策措施保障,全面拓展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在全省率先出台《残疾人接受教育和残疾家庭大学生费用补贴实施办法》,投入资金12万余元确保12名残疾幼儿和高中生接受免费教育,20名残疾家庭大学生获得5000元/人的补贴资助金;出台《石棉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奖励实施办法》,加大财政对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扶持力度,重奖在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残疾人运动员苟定超、冯朝忠、肖炀,鼓励他们为祖国、为家乡争光。出台《石棉县残疾人优惠政策》、《石棉县残疾人辅具适配实施办法》、《石棉县惠农村人身保险实施方案》,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更多的福利帮扶及人生财产保障,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稳定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县残疾人帮扶政策,用尽用足惠残惠民政策,确保政策制度落地,残疾人得实惠。为2909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保障1602名残疾人享受低保保障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167名残疾人发放扶贫补贴;落实5名残疾人实施养老式脱贫,落实10名重度残疾人机构托老和60名残疾人居家托养;开展“银会合作”对30余名残疾人贷款发展增收予以全额贴息5万余元;为3100余名残疾人代缴社会保障资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年扶持300余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70余人,年补贴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200余人,努力帮助残疾人增收致富奔小康;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运营功能,强化残疾人康复,特别是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年康复800余人次,从整体上改善残疾人民生福祉状况,有效推进石棉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鼓励自强奋进,涌现先进典型,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精彩人生。残疾人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广大残疾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自身的梦想和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在强力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自强模范”,如苟定超、罗兴美、肖炀、冯朝忠、周万友;一批“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如王友国、刘兴高等,一批“先进工作者”和“助残先进”,如李学云,杨仕成。他们用他们不屈的精神、顽强拼搏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激励和鼓励着广大残疾人,不等不靠、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特别周万友,自身眼盲,创办盲人按摩店,安排十余名残疾人就业,还有杨仕成,几十年如一日投身慈善事业,捐款400余万元,关心、关爱残疾人,引导、推动社会各界关心、关爱残疾人,强力推动残疾人事业新时代有新作为。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