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讯息
苏俊:甘做就业“铺路石” 铺平残疾人精彩人生路
发布时间:2020-05-16     来源:德阳市残联

  “干好残疾人就业工作,让他们走出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是感恩、是情怀、是责任。”德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俊把这句话当做座名铭。工作以来,他用真诚温暖的笑容,无微不至的关怀,尽心尽力的服务,无言诠释着“责任”二字的真义。成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明白人”,残疾朋友的“知心人”“贴心人”。

  脚踏实地,做就业工作的“明白人”

  “残疾人就业工作是个针对性、政策性、个体化很强的工作。如果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都搞不清楚,用不好、用不活,拿什么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又拿什么说服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苏俊说到。他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为了更好掌握政策,他的办公室和家里收集了中、省、市各部门出台的关于就业的所有法律法规,一有时间,他就仔细学习这些视为“法宝”的政策,如今已烂熟于心。

  为了成为“明白人”,近年来,苏俊就奔波于全市各个企业,往来于残疾人家中。企业有用工需求,总能第一时间看到他的身影;残疾人有就业意愿,也总能第一时间看到他的忙碌。几年时间,他就掌握了全市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和全市重点企业的用工情况。打开苏俊随身携带的包,最显眼的是一本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全市1000余名残疾人的求职需求、就业情况和300余家企业安置残疾人情况和招聘需求。

  以心知心,做残疾朋友的“知心人”

  “他们的困难,我也曾感同深受”,苏俊说到。12岁那年,一场大病让他的右腿落下了残疾。步入社会后,许多招聘单位面试时异样的眼光曾刺痛了他的内心。幸运的是市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招聘他到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更加幸运的是,这份工作是帮助曾经像他一样的残疾人找到谋生的职业。也正是这份经历让他对残疾朋友有一种特殊的情愫。

  将残疾人迎到沙发坐下,先给残疾人倒杯水,然后和残疾人聊聊现在的处境、家庭情况、工作情况,调侃几句,让残疾人放松一下,再进入正题,进行求职登记或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些成为了他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氛围下,残疾人快速有了归属感,他更能了解到残疾人的真实情况,不知不觉间已经完成了他职业评估或政策解答,对有一技之长或符合用人单位就业标准的,苏俊会亲自带残疾人到用人单位面试,帮助实现就业,同时再次为残疾人争取权益。对不符合就业条件或社会竞争力不足的残疾人,他会给出合理建议,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班,提高就业能力,再送上合适的就业岗位,这样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求职、就业。

  不了解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人都会觉得,苏俊只是接待下残疾人、帮忙找找工作,却不知为了每个前来求助的残疾人满意而归,他付出了多少辛酸和汗水。

  残疾人胡发洪多次在社会上求职无果,又面临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听说市残联可以帮忙找工作后,上门找到苏俊。刚开始他情绪激动,苏俊认真听他倾诉,又开导他直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苏俊又陪他到多个用人单位试岗,几次尝试后在2020年初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尽职尽责,做残疾朋友的“贴心人”

  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残保法中规定的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的杠杆作用,深入用人单位,宣讲相关政策,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安置残疾人就业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动员用人单位多安置残疾人就业。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同时指导用人单位更好的用好残疾人,发挥他们的最大才能,使用人单位既安置了残疾人就业,又享受到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

  复工复产期间,苏俊了解到江苏京东四川分公司仓储管理岗位适合残疾人就业,先后8次奔波于德阳和成都,与该公司人资部负责人沟通对接残疾人就业工作,说服了公司在广汉市分公司作为试点,尝试安置残疾人就业,提供就业岗位30个。4月10日,他组织18名残疾人前往公司应聘,其中13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用工协议。“苏老师为了让我们这批残疾人能够在京东上班,反复多次跑企业,还给我们进行了短期培训,真是我们的贴心人”。现在京东上班的天元镇残疾人刘军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从残疾人就业培训、指导到就业推介、岗位开发,变的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愈发精细化的要求,不变的是他作为共产党员和一名残疾人工作者那颗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初心。截至目前,他已对200余家企业宣传了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各类优惠政策,组织残疾人招聘会40多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200余人;组织开展了30多场职业技能培训,700余名残疾人掌握了1-2门职业技能,以居家灵活就业,残疾人创业,个体就业等形式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就业300余人;动员40余家用人单位设残疾人专岗,使400余名残疾人就业。

  “看着残疾人能够融入社会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生活得精彩,这是我这辈子最感幸福的事情。”苏俊说。

德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俊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