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讯息
西昌市残联“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残疾人特殊困难救助
发布时间:2022-03-08     来源:凉山州残联

  救济救助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要完善兜底救助体系,加快缩小社会救助的城乡标准差异,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西昌市辖25个乡镇(街道),175个村(社区),持证残疾人21478人,其中重度残疾9464人,60岁以上残疾人15388人,纳入低保2983人,呈现老残一体现象,残疾人特殊困难问题突出。西昌市残联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开展“量服”工作时摸清信息,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完善全市残疾人救助体系,妥善解决残疾人临时突发性特殊困难。2019年市残联出台《西昌市残疾人特殊困难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全市多名困难残疾人得到临时救助,守住了“决不让一个残疾人绝望”的底线,切实保障困难残疾人的生活。为残疾人提供“救急难”服务,得到残疾人和家属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锁定对象,做到一个“实”字

  市残联按照“精准量服”工作要求,各专干、专委带着“爱心、耐心、责任心”入户,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助残疾人所需,多走多看多问,及时掌握残疾人突发困难,按照“保底线、抓民生”的救助原则,主动发现问题,对因特殊原因需要临时救助的残疾人给予援助,帮助其渡过难关,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把困难救济落到实处。

  二、救助范围,做到一个“全”字

  残疾人临时救济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困难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市残联在实施临时救济时尽可能涵盖了残疾人医疗、住房、教育、生活等各方面的救助。

  三、救助方案,突出一个“扶”字

  救助方案原则上要求每年只享受一次,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特困人员、孤儿一次性救助金不超过5000元/年,其他不超过3000元/年。

  项目实施以来许多困难残疾人得到有效帮扶,有长期透析的肾病患者,有癌症患者,有精神病患者,有瘫痪残疾人,还有因车祸陷入绝境的。

  四、救助家庭,齐呼一个“好”字

  2020年8月,专干反映贾某某(智力二级,其女儿也是智力二级残疾人),其儿子高考以656分被复旦大学微电子专业录取,全家仅靠低保生活,目前陷入困境。市残联立即研究:不能让这么优秀的孩子辍学,考虑到市扶残助学金政策只有1500元,应启动临时救济,按最高补贴给予贾某某家5000元。贾某某看着市残联送来救济金,流着泪说:“感谢党我们才有今天的好政策,我们要好好生活”。

  2021年2月22日,佑君镇的田某某、林某某夫妇(双方均为肢体二级残疾)唯一的儿子被同学重伤头部住院,巨额医疗费和后期康复费让这个一户多残低保家庭陷入了绝望,肇事方也因家庭困难无法拿出资金给予赔偿。市残联立即对他们家给予5000元临时救助,随后联合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市关工委召开听证会对他们家给予救助。市残联上门为田某某儿子办理智力残疾证,并在后续的康复治疗等方面持续给予支持。多部门的联合救助给这个特殊困难家庭注入了希望。田某某和妻子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停地说“谢谢,政策好,我们从绝望中走出来了”。

  两年多来,全市共计救助33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救济金97.61万元。西昌市特殊困难救助政策的大力实施,充分发挥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体现了西昌市党委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关注,是市委市政府健全西昌市残疾人救助体系的重要体现,也是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是“决不让一个残疾人绝望”的最好诠释。

四川省“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