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迪主席鼓励什邡市洛水镇大中华板房社区魏云露小姑娘勇敢地站起来
海迪主席鼓励在绵阳市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任敏要勇敢地坚强地幸福地活下去
海迪主席深入都堰市地震灾区伤残人员家庭走访慰问
海迪主席听取德阳市残联_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专家关于地震伤员康复情况的介绍
海迪主席为德阳市地震伤残学生夏晨赠送新作并题词
海迪主席慰问因地震致残的北川中学生王亚军
海迪主席一行参观绵阳市残联抗震救灾图片展
四川省委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刘奇葆会见来川的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一行并就灾后残疾人工作恢复重建交换意见
张海迪与地震致残的北川中学的学生亲切交谈,鼓励他们要有坚强意志,战胜困难,做个快乐的阳光青年
张海迪在德阳市残联_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察看地震伤员假肢制作室
张海迪在绵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看望慰问正在康复治疗的北川小学的学生
1月19日至20日,带着中国残联的深情厚意,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副主席吕世明一行在川慰问。她们先后深入到成都都江堰市、德阳市、绵阳市6户残疾人家庭,慰问灾区残疾人,视察德阳市康复中心、绵阳市板房康复中心。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海金,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建生等同志陪同慰问。
19日,成都大雾。张海迪主席乘坐的航班晚点,原本上午11点到达成都,结果飞机下午两点多才降落。来不及吃中午饭,张海迪便驱车直奔都江堰灾区。抵达“华炜新居”时,已经是下午4点45分。“你赶紧把我推下来,他们已经等得太久了!”张海迪对随同的工作人员说。从汽车上下来,张海迪和吕世明等人径直进入残疾人韩欢的家。“让你们久等了!”离韩欢还有近两米的距离,张海迪便将自己的轮椅往前移,微笑着伸出双手,将韩欢的一只手捂在自己的手中。
韩欢是个脑瘫残疾人,地震使她家的房子垮了,后来安置在经济开发区“华炜新居”安置点。见到张海迪,韩欢显得非常激动,她努力着叫出“张海迪阿姨”几个字,然后看着张海迪,眼神中透露着兴奋。“她小时候就听过张海迪的故事,很钦佩她,没有想到如今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很高兴。”韩欢的妈妈袁素华说。
在韩欢家的板房里,张海迪不停地问,“住在这里冷吗?”“生活怎么样?”“有没有困难?”当得知韩欢所住的这个“华炜新居”是经济开发区内三个安置点中环境最好、板房最厚的,而且这里安置了42名残疾人时,她露出欣慰的微笑。她说:“不光我们成都的党委和政府在关心你们,而且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你们、牵挂着你们,即便目前有一些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全国人民的爱足以温暖我们灾区残疾人,所以说,对我们灾区残疾人来说,这是个暖冬。‘冬天快要过去,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大家要相信,明天会更好。”她不断对韩欢及其家人说着鼓励的话。
张海迪看望的第二个残疾人叫唐贤云,今年28岁,3岁时右手被打谷机轧伤致残。与韩欢一样,唐贤云从小最敬佩的人就是张海迪,“今天听说张海迪要来看我们,我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当张海迪紧握着他的手时,“我才觉得这是真的。”
张海迪告诉韩欢和唐贤云:“我们是代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来看望你们的,在这个冬天,我们是带着全国残疾人对你们的牵挂,带着大家的爱来的。”她拿出慰问金分别递到韩欢和唐贤云手中,然后又拿出两个红包给他们:“这是我自己的1000块钱,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些许帮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也拿出两个500元红包送给两个灾区残疾人:“这是我儿子让我带给你们的,是他存下来的压岁钱,听说我要来都江堰灾区,他一定要我转交给这里的残疾人朋友。”
从唐贤云那里,张海迪等人了解到他不向困难低头的坚韧。1997年,唐贤云初中毕业后,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他卖过报纸,在食品厂做过推销工作。2007年,他来到成都市残联学习景泰蓝艺术。在这里,他认识了自己的爱人张庆,她也是一名低视力残疾人,两人经都江堰市残联推荐,于2007年到一家福利企业工作,“我们一个月能挣1300元左右,非常满足了!”地震中,唐贤云家的房屋倒塌,这时他再次体现出自己坚韧的性格,他靠政府提供的2.8万元的重建补助资金、市残联资助的5000元助残安居工程资金以及自筹的1.9万元钱,再加上政府的低息贷款2万元,修建起了面积达100平方米的房子,“1月12日,我们就已经住进新居了,一定要开开心心过个年!”听了唐贤云的故事,张海迪很是感动:“我们残疾人就是要有这种精神,还有如此多的人关心我们,任何困难都不会击倒我们。我希望你们过一个最幸福的春节!”
1月20日,海迪主席一行还先后深入到德阳市、绵阳市4户残疾人家庭慰问,并视察了德阳市康复中心、绵阳市板房康复中心。
1月20日上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副主席吕世明一行在四川省残联理事长刘海金和德阳市、什邡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顶着浓雾,专程深入德阳市极重灾区什邡市,看望慰问地震伤残群众,为他们送去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关爱,并勉励他们要坚强乐观面对生活,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张海迪首先来到什邡市洛水镇大中华板房社区。听说海迪阿姨来到了板房区,今年只有13岁的魏云露小姑娘,用欢快的叫声迎接她的到来。当得知小云露在“5.12”大地震中永远失去左小腿时,张海迪心痛地抱住小姑娘,亲切地询问她的腿是否仍然疼痛,鼓励小姑娘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祝愿小姑娘勇敢地重新站起来。随即张海迪又来到了今年只有12岁、因灾致残的小朋友谢晓林家中。“现在恢复得怎么样”、“腿还疼不疼”、“生活情况怎么样”等都是张海迪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看到刚刚装上假肢的谢晓林已经能够独立行走时,张海迪倍感欣慰,拿出自己的新作《生命的追问》一书,亲笔签上“愿你勇敢坚强,发奋学习,早日成才”的语句,勉励他坚强面对生活,努力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才。
随后,张海迪一行又来到了德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暨德阳市残联•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看望慰问了正在这里接受康复训练的地震伤残人员,并应邀为中心题词。听着市残联和香港红十字会康复专家关心中心恢复重建和开展地震伤残人员康复有关工作情况的介绍,张海迪同志兴致勃勃地察看了中心的治疗区、义肢制作区、康复区、心理治疗区、活动区和康复人员生活区。在治医疗区,来自北川中学的邓阳秋和什邡红白中心小学的夏晨正在做假肢康复训练,张海迪一行的到来,让两个小朋友兴奋不已。张海迪详细地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伤残情况、康复情况和学习情况,并深情地寄语他们,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我们一定会战胜地震灾害造成的一切困难,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争取早日健康,以努力的工作和优秀的成绩来回报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爱!
在康复及假肢中心,张海迪一行还看望慰问香港义肢矫形专家、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当得知地震发生以来,先后已经有80余名在地震中因伤致残的伤员在康复中心的帮助下恢复健康,开始了新的生活,张海迪对中心的出色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残疾人事业,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1月20日下午,中残联主席张海迪,中残联副主席吕世民同志在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海金,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建生和市政府有关领导陪同下,深入绵阳市残联康复中心,看望慰问了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的地震伤残人员看望慰问。
“5.12”大地震给绵阳造成大量新增残疾人,同时造成市残疾人康复机构严重受损。为了帮助致残伤员尽快康复,在援建地区和国际慈善机构帮助下,绵阳市迅速建成了总面4886 m2的板房康复中心,为地震伤残人员和残疾人提供了康复训练、聋儿语训、助听器验配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目前每天在板房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约150人。
来到板房康复中心,张海迪和吕世民同志首先来到了正在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北川中学学生王亚军和王梦怡病床前。两名小姑娘的腿在地震中严重骨折,至今不能行走。躺在康复中心的床上,她们仍然忍着伤痛坚持学习。看到2个女孩努力学习的样子,听着她们乐观的笑声,张海迪同志非常的欣慰,鼓励她们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努力创造美好的新生活。
接着,他们又来到康复训练室。几个北川小学的伤残儿童和地震伤残人员正坐在轮椅上,在康复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着康复训练。看着几个可爱的儿童,张海迪弯下腰来,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年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伤残情况和康复情况。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笑脸,张海迪同志亲切地安慰好们,有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你们一定会很快康复,重返校园,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康复训练室中,两名高位截肢的北川中学高中学生郑海洋和龙海星用自信的微笑迎接张海迪同志的到来。张海迪同志悉心地询问着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和康复情况,鼓励他们从地震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锻炼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做一个快乐的阳光青年。当听说郑海洋是一名体育爱好者时,张海迪与他拉钩约定:争取在残奥运动的赛场上见到他的身影。
在康复中心,张海迪同志与一位叫做任敏的高位截瘫地震伤员亲切交谈。听说她曾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张海迪同志鼓励她一定要坚强地鼓起生活的勇气,用信心和毅力与厄运作不懈的斗争。
每看望一名地震伤残人员,海迪主席都反复叮嘱,有党和政府的关爱,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她还将自已的新作赠送给每一个受伤学生,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努力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