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5-05-23 来源:办公室
2024年,全省残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面向基层、夯实基础、抓好基本“三基”工作导向,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康复
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四川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四川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2022—2025年)》,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全覆盖,努力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水平,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增进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2.4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提升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71.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10.8万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8.5万、听力残疾人5.2万、言语残疾人0.5万、肢体残疾人38.1万、智力残疾人5.0万、精神残疾人9.9万、多重残疾人3.6万。积极维护残疾人健康,深化残疾人全生命周期就医便利服务,持续开展多部门数据比对,核实农村困难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社区康复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加快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全年为7733名残疾人提供服务。持续推进残联系统康复机构业务规范建设和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全年完成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793人。全省有残疾人康复机构398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1.4万人,其中,管理人员1318人,业务人员10431人,其他人员2219人。
二、教育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联合教育厅落实好低视力学生大字版教材列入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用书目录的规定。实施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2483名残疾学生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及相关服务。以《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为依据,促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加快推进四川省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实施扶残助学项目,利用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资助乐山师范学院269.8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联合教育厅选送61名特教教师,2名优秀残疾大学生获评励志奖学金。与教育部门共同指导残疾人单考单招工作。持续推进手语和盲文规范化建设,联合教育厅举办全省通用手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40人;支持全国手语信息采集点开展全省地名手语信息采集,拍摄“熊猫宝宝学手语”宣传片和视频教学短片,支持乐山师范学院建设听力残疾人员普通话测试点并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将通用手语纳入全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大力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
全省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部、班)9个,在校生838人,其中聋生500人、盲生115人、其他223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27个,在校生695人,毕业生155人,毕业生中19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高等教育阶段,招收2371名残疾学生,其中高职1416人、本科807人、硕士研究生135人、博士研究生13人。
三、就业
2024年全省城乡新增持证残疾人就业1.6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0.4万人,农村新增就业1.2万人;全省城乡实名培训持证残疾人1.7万人。全省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81.8万人。
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项目,4.6万人次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全省195个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安置2637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2676户残疾人家庭增收。
全省共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1869人次、盲人医疗按摩人员250人次。现有保健按摩机构2673个、医疗按摩机构90个。22人获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务任职资格。
四、社会保障
218.2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3.7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60岁以下参保的残疾人中,53.1万重度残疾人和61.4万非重度残疾人得到参保缴费资助。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各级各类机构达392个。1.0万残疾人通过寄宿制和日间照料服务机构接受托养服务,8.1万残疾人接受居家服务。
五、宣传文化
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深化“学听跟”专项活动深入基层宣讲,引领全省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组织开展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围绕巴黎残奥会、第八个残疾人预防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实施一周年、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报道。举办并邀请西部10省参加四川省第三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和西部残疾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联合重庆市残联举办川渝残疾人美术书法作品大赛暨展览活动。41件残疾人文创产品在故宫博物院展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全省共有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个、电视手语栏目1个,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7个、电视手语栏目18个。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有140个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开展视障文化服务,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1052场次,省市两级残疾人艺术团9个。全省持证残疾人中,共有25人加入市级及以上作协,38人加入市级及以上其他文联下属文艺家协会。
六、体育
9名运动员入选巴黎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参加射击、射箭、乒乓球、轮椅网球项目比赛,获得1银2铜,并在轮椅网球项目上为中国代表团实现残奥会奖牌零的突破。承接国家残疾人射击队巴黎残奥会备战集训工作。协调推动第12届世界运动会筹备工作、承办全国残疾人柔术推广训练营。
组织19个残奥听奥项目集训备战工作,6个在训集体项目全部获得2025年全国残运会决赛资格。支持指导16个市(州)开展优秀青少年残疾人运动员训练,举办13个省级残疾人体育单项锦标赛。“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复健进校园”“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升级建设”等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持续广泛开展,全年共举办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2969次,参与活动总人次16.7万。
2024年2月,四川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获批成立,为省残联所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七、维权
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地级规范性文件7个、县级19个。全省县级及以上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38次;政协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26次。开展省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2次,1500人次参加;举办省级法律培训班1个,75人次参加。全省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142个,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25个。各地残联办理建议、提案88件。
全省共出台了52个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和规范性文件。全省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684次,无障碍培训2644人次。全省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伍292个,共有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1479人,其中残疾人督导员668人。共为2.6万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为0.4万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八、组织建设
全省市县乡共有残联3119个,各市(州)、县(市、区)全部成立残联,93.7%的乡镇(街道)已建立残联;100%的村(社区)建立残协,共33799个。
省市县乡残联实有工作人员7500人,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总计35535人。
地方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977个,其中市、县级各类专门协会已建比例分别为95.2%、95.3%。全省助残社会组织184个。
九、服务设施
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全省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共261个,其中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57个,总建设面积43.7万平方米,总投资13.4亿元;残疾人康复设施60个,总建设面积31.0万平方米,总投资11.9亿元;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44个,总建设面积12.6万平方米,总投资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