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汇聚社会各方力量 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教就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残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新征程上,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持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质量,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广大残疾人自强自立、感恩奋进,通过参与就业创业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我省8名优秀残疾人、7个先进集体和3名先进个人分别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全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从而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我省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残疾人“不是不行,只是不便”“只要你给残疾人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惊喜”。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升政治站位,凝聚社会共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牢牢把握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充分认识残疾人就业对于夯实民生基础、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二、充分履职尽责,完善助残就业体系。各相关部门坚守初心使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将残疾人纳入全省“大就业”格局,在研究制定“十五五”相关规划和残疾人就业专项行动计划中完善办法措施,化解残疾人就业结构性矛盾,兜牢残疾人就业帮扶底线,推进智慧助残、科技助残、金融助残、社会助残应用,提升基层残疾人公共就业服务质效,凝聚全社会助残就业合力,加大残疾人就业权益保障,促进残疾人就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开发适残岗位,履行法定责任。各用人单位自觉依法按照不低于1.6%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义务,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残疾人,为残疾人职工提供合适的工种、岗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完善无障碍条件,在教育培训、晋职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一视同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符合规定的2027年前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头部平台、电商、快递等适合残疾人的民营企业每年开发一批适残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
四、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寻求突破。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时代发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赋能残疾人就业,探索拓展语音识别、脑机接口等技术在残疾人就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切实减少残疾人就业障碍。推动残疾人就业数据互联互通,建设统一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开展残疾人就业在线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加强残疾人远程办公、平台经济、云客服、电商、直播带货、音频内容创作、无人机操作、美丽工坊、非遗文创、现代寄递、乡村休闲旅游等新形态就业项目的培训和推广,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空间。
五、汇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环境。社会各界要把平等对待作为最好的关爱,把促进自立作为最好的扶助,用实际行动消除残疾人就业的障碍和歧视。公共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和市场人力资源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切实增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和质效,依法依规提供就业服务,杜绝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行为。中国狮子会四川代表处、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及狮子会会员举办的企业先行一步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各类助残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参与助残就业工作和慈善项目,共同营造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六、发挥群团作用,助力实现就业。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在“工会帮就业”“青年就业启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中为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和残疾人高校毕业生雪中送炭,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各级残联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在掌握残疾人就业状况需求、政策研究制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服务、维护劳动权益方面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共同解决好残疾人就业困难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残疾人,始终做残疾人的知心人、贴心人。
七、学习模范典型 创造美好生活。广大残疾人要以受到表彰的张万印、何宇星、陈亚辉等全国自强模范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升职业素质能力,增强就业创业本领,正确处理就业与择业关系,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尽展聪明才智、实现人生梦想。
大爱无疆,善行无界;同心携手,共赴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发进取、拼搏奉献,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川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