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量体裁衣 > 工作简报

立足“三度”、做到“三化”、力求“三真” 南充市嘉陵区残联积极推进“量服”工作

[发布时间:2011-07-01]   [来源:] [打印][关闭]

南充市嘉陵区位于嘉陵江中游西岸,是南充城区的南大门,属于国家级重点贫困区。全区辖42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各类残疾人16334人,占总人口数的2.3%,其中:持证残疾人8719人,约占残疾人的53%。未换二代残疾人证的2339人,约占残疾人的14%,未办残疾人证的5276人,约占残疾人的33%。“量服”工作开展以来,南充市嘉陵区残联按照省、市残联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注重解决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工作成效方面的问题,“量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立足“三度”,注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高度。南充市嘉陵区残联深刻认识到: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是各级政府和残联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把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帮扶与残疾人个体需求和充分发挥残疾人自身潜能实现有效对接,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最实用、最有效的途径。为此,“量服”工作一开始,区残联就明确要求,要把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作为残联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来抓,要站在发展全局和稳定大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做好“量服”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量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确保“量服”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学习培训有深度。省、市残疾工作会议后,南充市嘉陵区残联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跟踪指导等方式,分别对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全区残疾人工作者明白了做好“量服”工作的现实意义,掌握了做好“量服”工作的方法步骤,增强了做好“量服”工作的使命感。
(三)调查走访有广度。“量服”工作开展后,区、乡残联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到残疾人家中,对12231名残疾人进行了调查走访,详细了解掌握了每个残疾人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需求,并广泛征求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和部分群众对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既为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方案和帮扶方案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又增进了与残疾人朋友之间的感情,夯实了残联工作的群众基础。
二、做到“三化”,注重解决组织保障问题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残联工作会议后,南充市嘉陵区残联于3月14日召开了区残工委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嘉残工委[2011]2号文件),细化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落实了工作举措。同时,成立了以副区长李强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量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区残联理事长为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另外,督促各乡镇(街道)配齐配强了村(社区)残协组织,做到了班子、措施、经费三落实,为“量服”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深化宣传引导。“量服”工作实施以来,南充市嘉陵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区共组织召开各类培训会95次,下发宣传学习资料600余份,办宣传栏53期,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帮助,赢得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对残疾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残疾人群体的尊重和关爱,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欢迎和拥护,增强了残疾人工作者做好“量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量服”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硬化督促检查。南充市嘉陵区残联将“量服”工作纳入区残联年度目标考核,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其中:“量服”工作占考核总分的50%。同时成立了以区残联理事长为组长的督查指导组,从5月20日开始,组成三个督查小组,分别对全区43个乡镇(街道)的“量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评比。礼乐乡因“量服”工作进展缓慢,受到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进行了限期整改,火花街道办因填报资料不规范而进行了返工重做。
三、力求“三真”,注重解决工作实效问题
(一)真诚服务。通过对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全区残联系统干部的服务态度明显转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氛围不断形成。西兴镇残联专干杜正权因病住院,在病情未痊愈的情况下提前出院,全身心投入“量服”工作中,受到干部群众的称赞。目前,全区43个乡镇(街道)已全面完成个性化服务方案的制定。5297名残疾人享受到个性化服务,725名贫困残疾人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1380名特困残疾人得到了临时救助,324名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132名来人来访残疾人得到妥善处理。
(二)真心帮扶。一是从市上聘请专家先后到曲水镇、双店乡、里坝镇等举办残疾人养殖技术培训班三期,培训残疾人200人次,并分别赠送了种兔,极大的调动了残疾人种养殖积极性,培植了一大批残疾人养殖户。二是区残联主动协调区农业局、农机局、大通镇等单位,帮助嘉陵区残疾人互助合作社解决资金、种苗、排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截止目前,共协调资金拾万元,提供优质水果苗12000多株。三是认真做好残疾人技术培训,积极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有关政策。目前,已安排残疾人就业67人。
(三)真情关怀。一是对全区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全面筛查,截止昨天,168名白内障患者在麦格眼科医院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二是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免费为残疾人配发轮椅50辆,走访慰问残疾人96人,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价值陆万元。三是20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集中托养。四是对30户残疾人危房户进行房屋改造。五是对10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免费康复治疗。六是对4名脑瘫儿进行免费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