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量体裁衣 > 工作简报

遂宁市大英县“六大措施”确保“量服”工作全面推进

[发布时间:2011-07-01]   [来源:] [打印][关闭]

遂宁市大英县以全省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契机,立足于解决残疾人现实问题,以创建全省“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示范县为目标,力争2011年进网入库的残疾人达到100%,通过科学部署,谋划全局,奋力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一是召开“量服”工作大会,全面部署工作。全省“量服”工作培训结束后,大英县从“吃透上情,联系县情,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及时召开了大英县“量服”工作专题会议,重点研究了该县“量服”工作后续保障和全县残疾人优惠政策,并专题讨论和制定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在广泛征求社会和残疾人群众及县级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为残疾人争取了多项优惠政策措施。同时,大英县积极组织民政、财政、人社、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门具体研究部署“量服”工作开展的步骤、方式及“量服”工作体系的建立。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大英县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量服”工作为创新手段,加快落实各项工作。为进一步强化“量服”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的“量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保障。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完善城乡残疾人保障制度和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大英县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出台了《大英县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委办发〔2011〕16号)和《大英县全面深入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大府办发〔2011〕12号)。同时,各责任部门根据职责,相继出台了本单位、本部门“两个体系”建设和“量服”工作方案。
三是提高调研质量,夯实“量服”工作基础。大英县注意抓好典型、总结经验,深入有成功经验的地区进行“取经”,认真学习当地先进典型和新经验、新成效,借鉴并创新本土政策措施。为把“量服”工作做扎实,突出特色,培育亮点,大英县高标准、严要求,集中力量组织干部职工下基层,访村入户,强化基层调研质量,认真了解残疾人的基本情况,量身建立个性化方案,为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以点带面、纵向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大英县隆盛镇三家店村和大英县花园街社区为“量服”工作试点村(社区),综合两地“红五月”具体情况,制定试点村工作方案,为后续“量服”工作的顺利开展查找新路子、改进新方法提供依据。
四是巩固基层残疾人组织,确保人员落实到位。大英县狠抓工作落实,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在“量服”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种宣传资源,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促进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立足于本地实际,积极协调和多方争取,选好配强残联干部,为辖区内13个镇乡,300个行政村分别选聘优秀残疾人担任乡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干事和社区(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其中,争取公益性岗位25个。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网络,提高了残疾人需求分析和转介服务,促进各项社会保障和服务措施的落实,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做好人员保障。
五是强化残疾人工作者素质,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大英县根据其自身工作实际,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召开大英县“量服”工作培训会,各镇乡根据自身情况,按照省上相关资料,在试点村(社区),结合入户调查,召开“量服”工作培训会,使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明确这项工作的依据、内容和流程,增强为残疾人服务工作中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各镇乡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干、村(社区)残疾人联络员参加了培训。6月3日,大英县“量服”工作培训会全面结束。
六是完善督导检查制度,强化责任追究。大英县坚持“及时跟进,讲究时效,务求落实”的原则,按照“严、细、实”的标准,及时印发了《大英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各镇乡、城工办、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相关部门“量服”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管理。大英县人民政府“量服”办统筹协调,会同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通报,对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复查,逗硬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