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入户调研掌握残疾人基本状况是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充分挖掘残疾人自身潜能,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各市(州)在开展入户调研时注意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今年“量服”工作是在全省全面推开,大家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导致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达州市达县在开展“量服”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并总结提炼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现全文刊发,以供各市(州)学习借鉴,从而更好地推进全省“量服”工作。
达县“量服”工作入户调查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调研
达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陈华安
从今年6月达县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乡镇残联、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工作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全县64个乡镇整体进入了入户调研阶段。近日,县残联组织“县量服办”工作人员对部分乡镇的入户调研工作进行了抽查,发现一些乡镇的速度虽快,但质量不高。个别乡镇、村(社区)的四表一卡填写很不规范,甚至有些表卡要返工重填,容易走弯路,造成人力和财力浪费。县残联通过下基层调研后,现将入户调研阶段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乡镇残联,并提出破解对策,供入户调研和方案制作阶段分析把握,确保量服工作速度和质量两提高。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业务不精。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和一些乡镇在培训前准备不充分,对量服工作的业务了解不全面,往往就表卡讲表卡,只讲任务和进度,对业务的准确性把握不够,导致实际操作不到位;部分乡镇的残联理事长或专兼职干部参加县级培训后,有的同志因工作出色而提拔了,有的同志工作调动了,也有的同志因工作分工调整不再从事残疾人工作了,有责任心的同志在工作变动后仍坚持到场授课培训,给接任此项工作的同志提供了实操技巧,大多数接替该项工作的同志由于没有重新培训在探索中求进度,以县残联的量服工作实施意见的文件在照本宣科,没有认真研究四表一卡的具体性和逻辑性,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因此业务不精,不熟悉,指导性不强。
二、情况不准。量服工作的目的是整合各级各部门为群众提供优惠服务的政策资源,是一项综合性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全面掌握各种基本情况,通过抽查发现,我们一些乡镇残联所掌握的情况不够准确。如: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准,就连文化程度和性别都出现过差错,有的是30年代出生的文化程度是初识字或者是初小而填写成初中;有的是男性填写成女性;社会保障状况栏中对是否享受了低保或是不是五保,不认真查阅民政档案,而是随意填写;也还有在需求调查情况中把肢体残疾人的需求填写成盲杖;把超过60岁的残疾人填写成居家托养(居家托养是16岁至60岁的一级中的肢体和精神、智力残疾人才有政策支撑享受)。在方案制作中是花样百出,有制作的方案与需求调查不符的,也有方案过高的,也还有与残疾类别和等级不合的。这些都是对政策情况把握不准,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掌握不准,对残疾人的需求定位不准,对入户调研和方案制定的衔接不准所导致的。
三、逻辑不强。量服工作是很注重四表一卡的相互关系,是链条式的环环紧密相扣的关系,是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的,如果不注重逻辑关系就会影响整个管理的质量。我们在抽查中发现了诸如量服需求和方案制定中的不对应,是制定发展方案还是制定帮扶方案的问题,对等级较轻的三、四级残疾人的服务方案与重度的一、二级残疾人的服务方案区别对待的问题,这中间很容易出现逻辑性不强的问题。
四、方案不实。制作服务方案并提供服务是量服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方案制定十分重要,我们在抽查中发现,一些乡镇在制定方案上出现了制定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与实际需求脱节,没有现行的优惠政策作支撑,也就没有可操作的实际意义,往往是帮扶方案作得多,发展方案作得少,我们搞量服更多的是帮助其作好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挖掘残疾人的自身潜能,帮助其加快发展摆脱贫困的步伐,早日致富,困难帮扶中多数残疾人应该是重度的残疾人。在制作方案的时候,有些乡镇没有认真去核对其需求调查中的内容,有些村和社区在入户调研中就把一卡中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制作好了,通过乡残联逐一核对,进行审定方案不现实,达不到要求,容易造成表卡的再次复印,如果直接涂改,表卡就变成了草表,很不整洁规范,有些方案不调整又无法实现。
主要对策
针对在抽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要求各乡镇残联要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现在正是入户调研和制作个性化服务方案的关键时期,要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再次培训,已调研结束的要对每位残疾人的四表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对已制作了服务方案的要查是否有政策作支撑,落实情况栏在入户调研阶段不要填写,要到组织实施阶段再按实际落实情况填写。具体对策如下:
一、增强业务的指导性。乡镇残疾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业务知识,精读县残联制发的量服工作实施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有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县残联量服办的同志或联系乡的同志取得联系,进行共同研究探讨,使我们每个残疾人工作者成为量服工作的行家里手,进一步明确量服工作的深刻内涵,明确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查找在入户调研中存在的业务操作中的问题,制定出指导性的具体方案,各乡镇残联要利用培训会,推进会,研讨会,交流会,阶段小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指导,进一步熟悉业务,使村和社区的量服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这项综合性的新业务知识,为下阶段和来年的量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反映基本情况的真实性。各乡镇残联要指导村(社区)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面真实地掌握每位残疾人的基本状况,要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方案,如果我们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不了解,就不能准确地量身定做服务方案,提供的服务就不对路,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每位残疾人工作者要向檬双乡残联理事长程勇同志学习,他虽然是老同志了,仍对重度残疾人的基本情况亲自到村调查了解,亲自指导制作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残疾人工作者是残疾人的娘家人,贴心人,要通过交心谈心,掌握残疾人的心理状况,对一些残疾人提出的过高或不能实现的需求给予正面的解释,作好思想工作,准确把握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包括需求的基本情况等,为制定服务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注重表卡的逻辑性。四表一卡,是省残联在全省推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中统一研制出来的表卡,是在精简了十余种表格后总结出来的便于实施的表卡,表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我们在实际填写中要认真分析理解,不要盲目填写,不要只追求进度而忽视了逻辑性,在需求调查和方案制定中,登记人员拿不准的内容可以先用铅笔填写,等乡镇残联审核通过后再用钢笔填写,避免造成财力浪费,如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方案的制定,先要看其服务需求是什么,要看服务需求是否和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等级相适应,再根据现有的优惠政策和可能提供的服务数量制定出个性化服务方案,制定方案也可以先用铅笔填写,等乡镇残联审核通过后再用钢笔填写,避免草率填写又返工重来的现象发生。
四、实现服务的可操作性。要达到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残疾人满意度,避免方案的空头性,实实在在地为残疾人办好事,做实事,避免矛盾激化,减少上访诉求,制作出具可操作性的个性化服务方案十分重要。一是作好残疾人的思想工作,要宣传说明“量服”不是万能的,不是为残疾人解决所有的问题和需求,是有限度的,需求提得过高就实现不了,“量服”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是根据现有优惠政策可能提供的服务项目的编制,对能或者将来可能的服务方案可以填写,但残疾人很多,每位残疾人不可能选择所有的或者更多的服务项目,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的残疾人所能享受的服务不一样,思想工作作好了,个性化需求方案才有可能达到可操作,可实现。二是我们的残疾人工作者要明确现有的优惠政策有哪些,才能给残疾人提供服务指南,便于在需求调查和方案制定中不走弯路,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目前能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残疾人就业登记,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残疾人(残疾人子女)大学生入学一次性资助,16岁至60岁的智力、视力、精神、肢体一级残疾人的“阳光家园”计划中的居家托养补贴,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申报,免费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贫困精神病患者门诊或免费住院,免费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人免费辅助器具的申请,残疾人代步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申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少年儿童两免一补的申请,残疾人就业推介,低保的办理,60岁以上低保户参加新农保,个体从业税费的减免,符合残疾人办证标准的残疾人证办理等服务项目,在掌握了这些服务项目后,还要把握上级部门当年所分的优惠项目的任务数,如果所制定的方案需求和超过了当年的服务名额,在当年就不能全部实现提供服务,就要等来年的任务下达,再提供服务,所以我们在制作方案中要保证可操作性,有些轻度的残疾人根据情况不能制定过高过多的服务项目,重点是帮助其规划发展,提供信息,加强思想交流,增强其心理上的自信,生活上的自强。针对重度的残疾人就必须双管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无论是发展方案还是帮扶方案有可能都会涉及到,但就要考虑到政策的支撑性和服务名额的局限性。对那些已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残疾人在方案制作中可以制定出继续享受某某项目,既是服务的立项,又利于操作。
总之,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借助互联网技术管理的现代化残疾人管理方法,这项工作的开展是前期工作量大面宽,后期工作简便省力,我们要集中精力,统一步骤,破解入户调研中的各个难题,制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方案,待省残联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开通后,全县统一规定时间进行集中按四表一卡的内容在网上录入,确保2011年我县量服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的圆满完成,为加快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