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安居区残联立足残疾人实际,深入、扎实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在遂宁市开展的“三个十万”职工劳动竞赛中,获创新成果特等奖。在近日遂宁市政府关于命名2013年劳动竞赛优秀成果的通报中,遂宁市共命名创新成果41项,安居区残联申报的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是仅有的8个特等奖之一。
近年来,安居区残联在探索总结残疾人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载体,充分了解残疾人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根据残疾人的个人需要、特长、潜能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做到了融入残疾人家庭,制定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服务方案,挖掘、激发了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潜能,整合了社保、卫生、民政、农业等多部门的政策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共同为“量服”工作出力。2012年全区共落实保障资金1363万元,落实专项服务资金866万元,完成脑瘫儿童康复44名、聋儿人工耳蜗4名、残疾人家庭家居无障碍改造92户、残疾儿童“彩金助学”35名、残疾人就业200名、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512名、残疾人居家托养220名和残疾人危房改造40户等。经多次电话回访,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满意率在90%以上。
具体经验:一是区委区府高度重视。副区长胡均蓉主持,区委常委魏毅召集民政、社保、卫生、农业等部门召开“量服”工作部门协调会,要求各部门在实施各项政策时优先考虑残疾人,制定并出台了《遂宁市安居区全面深入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区委、区府领导还带队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个性化服务。二是残联内部紧密配合。安居区9名工作人员均参加了由省残联组织的干部培训,提高了从事“量服”工作的能力,“量服办”主动为业务股室提供人员名单,变以往的乡镇残联报名单为从“量服”平台问需求,将残联的服务职能最大化。三是基层工作人员全力支持。村(社区)残协委员深入残疾人家庭,做残疾人的娘家人,清楚掌握每一个残疾人的基本状况,耐心了解残疾人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为区残联工作提供了准确、真实的基础信息,乡镇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尽心尽力录入“量服”平台,为区残联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和及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