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19日,省残联副理事长杨志远一行到宜宾市翠屏区、珙县开展“量服”指导督查工作。通过平台随机抽查,分别到翠屏区、珙县残疾人家中督查“量服”工作。在残疾人家中,他与残疾人及其亲属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生活情况、目前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的实际需求。同时,就下一步就如何开展“量服”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7月17日下午2点杨副理事长一行在市残联副理事长李玉的陪同下深入到翠屏区指导督查“量服”工作,杨副理事长顶着烈日步行到残疾人傅双全家中了解情况,傅双全从2008年因病瘫痪在床。杨副理事长详细询问他的残情后,问他在“量服”工作中得到哪些服务。傅双全告诉杨副理事长,自己有母亲、妻子和两个孩子,街道社区为他办了低保,4人一月领1000多元,社区帮助他家领到重度医疗救助,平时社区康复中心派医生指导训练,妻子和母亲轮流护理,生活还可以。杨副理事长对照社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方案资料,逐项询问后说:都落实到位了。他对同坐在周围的街道、社区残联干部和家人说:小傅虽然重病在床多年,我觉得他很幸福,幸福来源于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为残疾人制订了普惠、优惠、特惠政策,来源于基层残联在“量服”工作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更重要的来源是父母和妻子不离不弃。鼓励他要学习康复知识,加强康复训练,一家人的重心要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上,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通过读书可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他要求残联、街道、社区干部对残疾人子女教育等方面进行帮扶,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二级智力残疾人蔡陈琴和已经80多岁高龄的母亲一起生活,靠低保维持生活。居住条件也很差,他希望她们要注意安全,并当即嘱咐区残联和街道要最大限度的给予关心和帮助。杨志远副理事长希望推动特惠政策出台,从制度上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问题,发动爱心企业点对点进行帮助。
现在14岁的李南生,初二年级学生,因兔唇做手术效果不好,杨志远副理事长鼓励他要积极、乐观对待生活,希望他好好学习,帮助其联系到四川华西口腔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看能不能做手术。并要求各级残联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残疾儿童和残疾家庭子女入学教育问题,在学校,老师要给予特殊关怀和关爱。
7月18日,杨志远副理事长一行冒着大雨深入到珙县指导督查“量服”工作。督查组一行首先来到巡场镇残联详细查看“量服”资料。在龙祥社区,杨志远副理事长与一级残疾人周锐、残疾人夏彬、黄祖玉的家属等5名残疾人代表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收入生活状况、享受残疾人个性化服务情况、需残联帮其解决的困难等,鼓励他们要学习实用技术培训,残联会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随后,杨志远副理事长一行到残疾人李芸家中了解情况。李芸,肢残一级,现年15岁,因行动不便没有上过一天学,杨志远副理事长指导县残联帮助其联系特殊教育学校,一定要学习文化知识,并要求把她家纳入今年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在76岁肢体一级残疾人黄祖玉家中,杨志远副理事长强调社区一定要把老人家应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希望老人的孙辈要有爱心,要有孝心,把老人照顾好。
杨副理事长经过入户调查,将情况及时通报给市委、市府、县委、县府领导。在同分管残联的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剑明和市政府副市长曾勇交换意见时,他说:我这次到翠屏区、珙县入户检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残疾人进行逐一走访,就想看一看宜宾开展“量服”工作的真实情况,也想了解全省开展的“量服”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与推进情况。杨副理事长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对宜宾残疾人工作,特别是“量服”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宜宾市残联真真切切地为残疾人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给了广大残疾人。最后,杨副理事长对宜宾市“量服”工作及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如既往重视残疾人工作,制定特惠政策,加大投入,让机关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残疾人结“穷亲”,对残疾人实行全覆盖结对帮扶,为广大残疾人朋友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广大残疾人在“量服”工作中得到更多实惠。
7月19日上午,杨志远副理事长主持召开了宜宾市、县(区)残联理事长座谈会,重点听取了各位理事长关于贯彻落实“量服”工作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宜宾市残联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各县(区)残联领导班子参加了会议。
随后,志远副理事长对来自县(区)残联领导班子和部分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市残联全体职工近100多人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行了宣讲。宣讲会上,志远副理事长围绕“中国梦”和群众路线,结合“量服”工作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进行宣讲,内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教育在座残联工作者用服务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