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专题回顾 > 量体裁衣 > 专家观点

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李友民

[发布时间:2013-05-13]   [来源:] [打印][关闭]

    残疾人在中国是绝对的弱势群体,重度残疾人走向绝对贫困。“量服”弥补了公共供给上的不足。“量服”工作的创新意义,我们做一个比较数字,我们的“量服”工作使残疾人的五大民生有整体的提升,弥补了公共供给理论上的不足,公共供给都是批量化的供给,一般不考虑个性化的需求,那就造成什么问题?残疾人这个群体特别特殊,他因为自己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没法取得政府的援助,通过“量服”工作就弥补了这个理论和政府的不足,意义重大。另一个,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我们关注他,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建议:
    一、“量服”出发点是想解决贫困残疾人和家庭的生活问题、全面发展问题,但是公共资源还很有限,我们实施过程中恐怕是少数的残疾人和家庭得到了服务,容易产生新的两级分化。而且四川还有个特点,地区之间差异太大了,“量服”主要靠政府在推进,地区差异大,造成“量服”工作差异大。
    二、“量服”和专干的素质和能力分不开,如果素质能力强的工作很扎实,如果不强就不如其他地区做得好,容易产生问题。所以推进过程中,应该避免新的两极化,对专干进行全员的培训。
    三、“量服”的资金缺口大,应该把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调动起来,参与进来,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出钱的角度上,能否成立一个“量服”的专项基金,用于三州等贫困地区倾斜。
    四、对专干专委进行长期的培训。
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李友民

成都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李友民在“四川省残疾人个性化服务模式研讨会”上发言